破茧成蝶,八子同辉
当复试结果揭晓的刹那,外国语学院沸腾了——8名逐梦广外的学子如北斗七星般精准定位,以100%录取率的璀璨光芒,在学院考研史上镌刻下里程碑式的纪录。这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一曲关于梦想、传承与协同育人的壮丽交响。
逐梦者说:当奋斗遇见星辰大海
从英语专业的“四子星”谭央金、曾俞棋、肖琼、李清华,到商务英语专业的“四明珠”秦罗贝、朱瑛、刘若萱,肖艳娥,他们用晨披星辉夜戴月的坚持,在图书馆与自习室的方寸天地间,书写着“越努力越幸运”的青春注脚。初试445分专业第一的秦罗贝说:“每当想放弃时,看到学院走廊里‘今天多一份坚持,明天少一句遗憾'的标语,就重燃斗志。”这八个名字,是外语学子用汗水浇灌的勋章,更是“锲而不舍,敢为人先”校训的生动诠释。
全员育人:构建梦想托举矩阵
这场考研突围战的胜利,绝非偶然。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圆心,绘制出同心圆育人图谱:6月初的考研动员大会点燃火种,11月的“优秀校友面对面”活动传承经验,12月的暖心大礼包与考研专车让关怀触手可及。更创新推出“模拟面试+导师精准指导”双轨机制让备考如虎添翼。这种“全院一盘棋”的托举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升学服务,让“三全育人”理念落地生根。
机制创新:打造升学护航航母
“请进来”的是行业专家与校友资源,“走出去”的是开拓视野的实习实践。学院构建的“领导+教师+校友”联动机制,正在编织一张立体化支持网络:教研室主任定制专业提升方案,班主任进行心理按摩,辅导员提供生涯规划,优秀校友搭建资源桥梁。这种“需求导向、精准滴灌”的培育模式,让考研指导既有温度又有力度,为追梦者装上隐形翅膀。
启示录:外语教育的时代答卷
八子连捷的佳话,折射出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当全球胜任力成为新时代人才标配,外国语学院正以“外语+”战略为支点,撬动学生升学就业的杠杆。这场考研战役的胜利,不仅证明“小而精”的专业也能培养“大而强”的人才,更昭示着:当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当奋斗遇见时代机遇,每个追梦者都能成为照亮未来的星辰。
结语:致追梦路上的赶路人
即将到来的八张录取通知书,是终点更是起点。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让教育之光温暖每个追梦旅程。正如学院所提倡的:“这里,每个梦想都值得被托举”,这或许正是外语教育最美的样子——在时代浪潮中,既传承语言文化的温度,又锻造面向未来的锐度。
(审核:陈亚琼 王家义 张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