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至17日,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英美文学研讨会暨外国文学暑期研习班”在杭州仓前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湖南、四川、上海、浙江等地70余所高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会。我校商务英语教研室骨干教师彭禹博士代表学院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不仅是英美文学研讨会,也是杭州师范大学连续第八年举办由刘军老师(笔名童明,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终身职教授、校杰出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主讲的文学研习班。
7月15日上午,研习班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研究所所长陈茂林教授主持,院长欧荣教授致辞,代表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向各位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期待同全国学界同仁一起努力构建外国文学研究学术共同体。随后,刘军教授围绕以下三大主题,开始了系列学术报告:一、借《现代性赋格》出版十周年之际重谈“启蒙”;二、侧重文论,谈文学“虚构”理论的历史演变;三、以“虚构和历史”为焦点解读文本。
围绕这三大主题,刘军教授做了五个主旨讲座:第一场主旨讲座题为“启蒙:现代计划的轨迹”,综述启蒙的现代性计划形成了怎样的哲学思想体系,归纳其特点。第二场主旨讲座题为“启蒙:后现代的思辨”,以19世纪欧洲文学和后现代主要理论家为例,针对现代体系的宏大叙述,揭示后现代针对现代体系的理性、主体、知识、人等提出的思辨策略。第三场主旨讲座依次解读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BC 382- BC 322)的《诗学》(Poetics)和菲利普·西德尼(Philip Sidney, 1554-1585)的《诗辩》(An Apology for Poetry)。第四场主旨讲座接着从“虚构”的角度讨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的《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及海登·怀特(Hayden White, 1928-)的“历史文本”(“The Historical Text”)。第五场主旨报告题为“History in Fiction: Reading ‘Rip Van Winkle’ in Contexts”,刘教授以“虚构和历史”为焦点分析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的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 “Rip Van Winkle” )。
这五场讲座也是在不同时空交织的情况下完成的,由启蒙的欧洲到后现代的拉美,从木心的中国到欧文的美利坚,刘军教授带我们进行了一场场穿越时空的旅行。刘军教授的讲座充满激情,谈古论今,东西融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热情,这些深深感染着每一位研习班学员。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文学共同体融合的盛宴。
(审核:肖江淑 杨永和 罗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