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F-119举行了学术交流活动,副院长王家义和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彭禹博士分别就近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做了报告。活动由院长杨永和主持,副院长罗胜杰以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梯队成员、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观摩学习。
首先,杨永和介绍了两位主讲人近期研究动向,指出本次学术活动的目的在于分享研究成果,了解领域前沿,启发师生科研思路。接着,彭禹做了题为“从毛姆《刀锋》的审美‘趣味’谈起”的学术报告。她以“双十一”全民购物狂欢所折射出的当下消费文化导入,从消费观下的审美趣味、回归身体感性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趣味与文化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刀锋》这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美国一战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其中,彭禹老师详细分析了拉里和艾略特这两位审美趣味截然不同的人物,前者削尖脑袋钻入上流社会,凭一身本事游刃有余地周旋于达官显贵之中;后者因挚友为之牺牲而重新审视人生、甚至前去东方文明中找寻生命的真谛。由此看出一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使工具理性走向极端化,大众审美趣味符号化。作者毛姆有感于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希望借主人公拉里为现代人探索出一条精神出路。报告最后,彭禹老师呼唤在座学生反思自身消费观念和追星行为等,提升真正的“趣味”。
下半场,王家义做了题为“翻译认知过程的可视化呈现”的学术报告。首先,他从眼睛的生理性特征着手,提出眼动测量这一概念。研究者通过观察眼动的直接指标、注视类指标、瞳孔直径等,追踪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状态,把眼动数据与认知过程对应起来,对心理活动进行精细分析,有效推测个人的认知过程。眼动追踪技术现已应用于自闭症儿童行为观察、广告设计、消费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以此为切入点,他重点介绍了眼动追踪翻译过程的相关研究。比如通过追踪被试者做常规阅读和翻译阅读时的各类指标,探讨阅读过程中是否同时存在翻译活动的问题。又如通过呈现视译和笔译的可视化进程,直观归纳译者对译文的加工和产出过程等。最后,他以自身从事的个案研究为例,介绍了翻译进程可视化的步骤和方法。
学科团队骨干成员的学术报告,展示了外语学科博士的研究成果,给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与提高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外语学科的学术氛围,展示出英语专业综合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促进师生互动与发展。
(审核:肖江淑 杨永和 罗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