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前的金秋,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手捧师范毕业证书,坚定地踏上教师之路。这个选择,源于父亲那句深植于心的话语:“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父亲的期望与教诲,如一盏明灯,照亮她前行的方向。三十年来,她以讲台为舟、以信念为帆,在教育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努力成为照亮学生前行道路的灯塔。
探索真知 教学相长
初登讲台,她以为教学只是知识的传递。然而,随着课堂实践的深入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她渐渐读懂“教学相长”的深意。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句话,成为她教育生涯的座右铭。她明白,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修炼。
为探寻教学规律,她坚持课堂观察,研读大量专著论文,批阅上千份实习报告。无数个深夜里,书房灯下,一页页教学案例无声地诉说着学生的成长与蜕变。三十年来,她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攀登,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4篇见于CSSCI期刊。每一篇背后,是她与学生学习困惑“较劲”的身影,更是将实践凝练为理论的思辨历程。
她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主持省级一流课程时,带领团队将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融合,使英语教学跨越课本、走进现实,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她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行“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塑造价值观。
她屡次参加教学竞赛,获湖南省高校首届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校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校“学生心目中的十佳教师”等。但她常说:“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比奖项更珍贵的,是她逐步构建的“三维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大德层面涵养教育报国情怀;公德层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私德层面培育诚信友善品格,让外语教学成为价值引领的生动载体。
她始终坚持“实践育人”,将“做中学”贯穿教学全程。在指导学生实习、论文、语音训练时,她精心设计每一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她积极拓展实习基地,搭建实践平台,并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将课堂与社会相连,夯实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立足岗位 践行初心
作为管理者,她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担任校工会副主席兼女工委主任、校妇联副主席期间,她倾力为教职工谋福利、办实事。通过组织开展湖南省第九轮、第十轮“女职工芙蓉杯竞赛”“湘悦读·工力量”全省职工主题阅读等活动,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湖南省教育系统芙蓉百岗明星和芙蓉标兵岗等荣誉申报,推动单位首次荣获工会、妇联系统国家及省级个人与集体奖项10余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协同市妇联,为家庭困难女大学生共争取7万余元救助金,助力她们圆梦学业。
作为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她注重团队协作,积极参加辅导员培训,着力提升“双肩挑”能力。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内外、学生日常,深知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价值引领。经团队共同努力,学院学风持续向好,2024年再度获评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2025届毕业生考研创下8名学子同时考上广外的佳话,全院毕业生升学率近16%,完成学院该项工作十四五目标任务。学办1人获评“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学院学科竞赛再上新台阶,一个师生团队在2025年“外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中斩获国赛特等奖,学校首次获评该赛项国赛优秀组织单位。这些实践让她深切体会到“三全育人”的重要性,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在管理服务中践行着教育的初心。
她注重传承的力量,每年邀请优秀校友分享经验,在课程中融入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这一切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陪伴:听课、沟通、指导……点点滴滴,皆是用心。她以行动诠释“管理即服务”的理念,赢得师生广泛赞誉。
立德树人 润物无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每接新班,她都从入学教育抓起,引导学生规划大学四年。她要求每人提交学习计划,并协助细化为阶段目标。四年耕耘,班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作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最令她欣慰的,是见证学生的成长。英语1801班与2101班创下学院考研最好成绩,升学率位居学院前列,更有“全寝上岸”的硕果。学子们或继续深造,或步入教育、商贸、银行、律师等行业,在各领域发光发热。
在思想引领中,她坚持“润物细无声”。通过微信群分享时政热点与先进事迹,转发《学习强国》英文资讯,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拓宽视野。她秉持“有教无类”,关注每一个体的成长,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不仅学业进步,更培养出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回首三十年,最珍贵的不是证书奖章,而是“学生心目中的十佳教师”这一称号。“我要感谢每一位学生,是他们带给我心与心沟通的愉悦、纯洁情谊的温暖和青春活力的感染。正是这些可爱的学生,推动我不断探索教育艺术,点亮我平凡的人生。”她动情地说。
从教三十年,她深深懂得: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她用三十年光阴,以生命之火点燃学生梦想,也在其中照亮自我。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是一趟充盈幸福的旅程。她以行动诠释教育真谛,以爱心与智慧培育一代代新人。未来,她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教育事业奉献光与热。
(审核:陈亚琼 王家义 张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