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提高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法律和文件的精神,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依据。各高等院校应根据本标准制订符合自身定位、体现办学特色、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学校标准。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英语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隶属文学门类。英语专业主要以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为学习和研究对象,教学过程强调实践和应用,人才培养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英语专业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传播中华文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英语专业。英语专业的专业代码为 050201。
英语专业本科基本学制为4年,各高等院校可实行弹性学制。英语专业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考核合格,准许毕业。符合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3 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4 培养规格
4.1 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有人文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4.2 能力要求
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英语文学赏析和跨文化交流等专业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4.3 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英语语言知识,熟悉英语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基本情况,掌握语言学、英语文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5 课程体系
5.1 总体框架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五个部分。课程总学分一般为150~180学分,总学时为2400~2900学时。各高等院校应根据学校标准制订具体培养方案,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5.2 课程结构
5.2.1 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包括教育部统一规定和学校自主设置的课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旨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身心健康,丰富跨学科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5.2.2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分为英语听、说、读、写、译以及第二外语等语言技能课程和英语语言、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等专业知识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丰富学生的英语专业知识。
5.2.3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包括语言学、文学、文化、翻译、英语教育等主要专业方向的知识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以及学校的特色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凸显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5.2.4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指各类结合课程教学开展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开阔国际视野。
5.2.5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为学术论文、翻译作品、项目报告等,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格式需符合学术写作规范。除翻译作品外,一般使用英语撰写。
6 教学与评价
6.1 教学要求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以内容为依托,注重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教学的融合。注意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实际教学效果,确保提高教学质量。
6.2 评价要求
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习为目的,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及时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7. 师资队伍
7.1 师资结构
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有一定比例的外籍英语教师;生师比不高于18:1。
7.2 教师素质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能履行相关义务;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具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7.3 教师发展
制订教师发展规划,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订规章制度,鼓励教师通过学历教育、国内外访学进修、学术交流、行业实践等途径,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研能力。
8 教学条件
8.1 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充足,能满足日常教学和实践的需要。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并提供服务工作。
8.2 图书资料
图书资料能够满足师生日常教学、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图书和报刊;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8.3 网络资源
拥有本专业相关的电子数据库和电子学习工具;拥有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建设和运行网络公开课的基础条件。
8.4 经费投入
经费投入充足,能满足日常教学、科研和维护的需要。有严格的经费管理与使用制度。
9 质量保障体系
9.1 教学过程监控机制
建立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对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定期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估和调整。?
9.2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利用社会评价对培养方案是否有效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检验。
9.3 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根据教学过程监控结果和毕业生跟踪反馈信息及时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专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