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止于至善
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榜样之光>>正文
榜样之光

榜样之光. 教师篇 【从教三十年优秀教师系列】晏莉:三十四载杏坛路 以爱为舟育繁花

作者:张琼燕 发布时间:2025/08/23 17:10:35  来源:

在高校教育的沃土上,晏莉老师用34年光阴书写着教育者的初心。从1991年踏入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现湖南工程学院)至今,她始终扎根教育一线,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使命,在学生管理、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等领域深耕不辍,成为学生心中最温暖的引路人”。时光在鬓角留下痕迹,却从未磨灭她对教育的初心。34年来,晏莉老师始终坚守高校教育一线,将全部精力倾注在学生身上:课堂上,她是传道授业的良师;课后,她是耐心的倾听者,学生遇到学业困惑、人际矛盾或情感烦恼都愿找她倾诉。这份坚守,让她成为学生口中“最靠谱的晏老师”。

爱心育人,细微之处显温情

    作为党员辅导员,晏莉老师深知“立德树人”需润物无声,而心理健康是“育人”的基础。她把心理关怀延伸到宿舍、食堂、操场的每个角落:会定期去宿舍跟学生聊天,从“最近睡眠怎么样”“跟同学相处还好吗”这类细节中,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看到学生朋友圈发“emo”的内容,会主动私信关心;甚至在食堂遇到独自吃饭、情绪低落的学生,也会坐下来聊一聊。

    她对学生的关怀,更藏在细微之处。有位学生患Ⅰ型糖尿病,胰岛素需要冷藏,可宿舍没有冰箱,学生急得直哭。晏莉老师当天就买来便携式冷藏盒送过去,笑着说:“要是不够用,就放我家冰箱,随时来拿。”得知学生因病情和家境感到自卑,她常找学生聊天,鼓励他参加班级比赛。看着学生逐渐敢主动发言、上台展示,晏莉老师才放下心来。毕业时,这位学生动情地说:“晏老师,您比我妈妈还操心我,是您让我觉得‘生病也能活得亮堂’。”学生小也记得,自己住院时,晏老师拎着水果专程来看望。就像一束光,”小说,“在学校遇到任何事,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晏老师,总觉得只要她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暖心护航,点亮学生就业路

    近年来就业形势紧张,晏莉老师把“帮学生找到好工作”当成头等大事。她主动承担就业指导课,修改简历成了她的日常——从格式排版到内容表述,甚至标点符号,她都逐字推敲,只为让每份简历都能凸显学生的优势。

学生小张曾对着简历发愁,总觉得“没亮点”。晏莉老师仔细翻看他的材料,指着一次课程设计说:“你牵头设计创新方案,还协调5人小组推进,这正是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体现!”她陪着小张重写这部分内容,将“做了什么”转化为“解决了什么问题”,简历瞬间变得亮眼。后来小张收到3家企业的面试邀请,特意找到晏老师:“您改的不只是简历,更是我的底气!”

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她更是“一对一”精准帮扶。学生小王家境贫寒、性格内向,求职屡屡碰壁后逐渐失去信心。晏莉老师先陪他复盘面试:“你的专业基础扎实,只是回答问题时过于紧张,多练习几次就会好。”之后她每天找小王聊天,帮他疏导“自我否定”的情绪联系校友企业为小王推荐岗位,并专门为他做面试培训——从着装搭配到沟通话术,连眼神交流都细致指导。最终小王成功入职,握着她的手说:是您让我相信,我也能行。

匠心教学,让课堂有温度

从教以来,晏莉老师主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生涯规划》《文献检索》4门课程,始终秉持教育要接地气的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她创新设计情绪树洞”“自我肯定训练等互动环节,让理论落地为可操作的方法。学生小周曾说:“以前觉得心理课是‘走过场’,但晏老师的课不一样,她讲的都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事,连调节情绪的方法都能直接用,上完课心里特别敞亮。”她心理关怀融入职业指导:在《就业指导》课中加入求职焦虑疏导《生涯规划》课中引导学生接纳自我这份用心换来了沉甸甸的认可:她荣获全国第十二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撰写的学术论文还在湖南省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评审中斩获二等奖。一张张奖状,是对她教学水平最直接的肯定。

勤学笃行,深耕不辍促成长

    34年的教育生涯中,晏莉老师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她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三级创业咨询师资格,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具专业性与感染力;她主持2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就业指导领域省级课题十余项校级课题发表23篇学术论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课堂更有深度;她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奖后,还将获奖课件无偿分享给年轻教师,助力团队共同成长。

    34年来,晏莉老师收获了众多荣誉: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辅导员百佳个人”校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但她总是把证书悉心收好,淡然地说:“这些都是过去的成绩,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才是我最珍贵的收获。”

如今,她依然每天清晨查课、午后谈心、夜晚批改材料,用行动诠释教育是慢艺术有人问她,34年坚守累不累?她笑着回答:“看着学生从懵懂青涩到笃定自信地走出校园,这不是累,是满满的踏实。”

三十四载杏坛路,晏莉用爱与坚守铺就学生的成长之路。在她看来,教育最动人的光芒,不在聚光灯下,而在学生回望校园时那句:多亏了晏老师。未来,她将继续以初心为桨,载着更多学子驶向理想的彼岸。

  (审核:陈亚琼 王家义 张琼燕

 

 

 

 

 

关闭